99歲老人骨折,手術次日即可下床行走!阜陽醫(yī)生這樣做 |
2025-03-22 17:16:59 稿件來源:阜陽公眾網 |
前一天還因骨折臥床不起,手術次日就能使用助行器行走——這是阜陽一位99歲老人的真實經歷。記者近日從中鐵阜陽醫(yī)院獲悉,該院骨科團隊通過多學科協作,順利為老人開展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。 近日,中鐵阜陽醫(yī)院骨創(chuàng)傷一病區(qū)收治一位居家不慎摔倒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老人。老奶奶身份證年齡顯示為95歲,但在醫(yī)護人員詢問病史的過程中意外得知,老人實際年齡已達99歲,是位名副其實的準百歲老人。骨創(chuàng)傷一病區(qū)主任醫(yī)師喬文龍在驚訝之余,感到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責任。 患者李奶奶(化名),23天前,因在家中不慎摔倒,導致右髖部持續(xù)疼痛并伴有腫脹,不能站立行走,由于子女不在身邊,便自行口服止疼藥未前往醫(yī)院就醫(yī)。后期,未見好轉,便告知子女立即送往醫(yī)院救治,經過詳細的檢查,李奶奶被診斷為右側股骨頸骨折。 髖部骨折,如股骨粗隆間骨折、股骨頸骨折,也常俗稱為大胯骨折,股骨粗隆間骨折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髖部骨折類型之一。因該種骨折護理困難,無法翻身坐起,需長期臥床,所以褥瘡、下肢靜脈血栓、泌尿系感染、肺栓塞等并發(fā)癥較多,一年內的死亡率可達到30%~40%。因其高致殘、致死率,常被稱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。 李奶奶入院后,骨科創(chuàng)傷一病區(qū)立即開通“高齡骨折綠色生命通道”,進行全面仔細的體格檢查與術前各項輔助檢查。得知李奶奶除了年齡大,還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??!高齡和基礎性疾病,對手術、麻醉和病房護理都是一個嚴峻考驗。入院后,喬文龍主任及團隊,評估手術安全性、耐受性,預估術中、術后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,制定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,以確保手術順利實施。經過評估決定盡早安排手術,以免長期臥床導致褥瘡、墜積性肺炎、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(fā)癥。 手術當日,麻醉科醫(yī)生快速為老人完成椎管內麻醉,精確控制用藥劑量,嚴密監(jiān)測生命體征。麻醉成功后,喬文龍組織醫(yī)護團隊嚴謹細致地進行每一步操作,為老人進行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,整個手術過程40分鐘,老人生命體征平穩(wěn)。 手術次日,老人便在輔助器的幫助下下床行走??粗凶叩睦钅棠?,家人心情十分激動,感嘆老人年事已高能夠順利完成手術實屬不易。 專家提醒 老人應做好防滑措施、進行骨密度篩查 發(fā)生骨折務必及時就醫(yī) 喬文龍表示,中鐵阜陽醫(yī)院骨科是阜陽市“十四五”期間臨床重點???,憑借專科優(yōu)勢高齡老人骨折不再成為“骨折”手術的禁區(qū)。近些年,收治的高齡老人逐漸增多,醫(yī)院已成功為十多位近百歲高齡老人實施手術。 喬文龍?zhí)嵝褟V大市民,老年人易摔倒,建議家中安裝扶手鋪防滑墊,定期進行骨密度篩查。若發(fā)生骨折,務必及時就醫(yī),避免延誤手術黃金期。 (通訊員:任嘉嘉) |